信息资源管理

印度通信市场垮塌,通信巨头受伤!

发布于:2025-08-07 点击量:97 来源:移动通信网

印度通信市场走向疲软,投资大幅度萎缩。而受到之前的排斥,华为、中兴几乎退出了印度市场,印度的主要供应商,是诺基亚、爱立信和三星。

当爱立信和诺基亚几乎同时在财报中将业绩下滑归咎于同一个市场时,全球通信设备行业的风向标开始指向这个方向。这个让两家欧洲通信巨头都感到头痛的市场,正是曾被视为下一个增长引擎的印度。

断崖式坠落的印度通信市场

数字往往最能说明问题的严重性。爱立信在印度的净销售额从去年同期的3.41亿美元骤降至2.30亿美元,跌幅高达32.5%——这几乎是一夜回到解放前的节奏。印度在爱立信全球营收中的占比也从6%缩水至4%,这种收缩速度在通信设备行业极为罕见。

诺基亚的情况稍好一些,但同样不容乐观。印度市场净销售额为3.10亿欧元,同比下降6%,移动网络业务疲软成为主要拖累因素。好在诺基亚的多元化布局发挥了缓冲作用——与Infinera合并后的光传输等基础设施业务同比大涨约25%,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移动网络的颓势。

这种分化背后反映的是两家公司不同的战略选择。诺基亚在云与网络服务、光传输等领域的提前布局,让它在面对单一市场波动时有了更多腾挪空间;而爱立信对无线网络业务的高度依赖,使其在印度市场遇冷时显得更加被动。

印度通信市场的急刹车并非偶然。作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用户市场,印度的5G用户潜力确实庞大,但运营商的投资节奏却出现了微妙变化。从Airtel、Jio到Vodafone Idea,三大运营商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资本开支策略。

这种谨慎并非毫无缘由。过去几年间,印度运营商为了抢夺5G先发优势,进行了大规模的网络投资。然而,随着初期建设基本完成,运营商开始更加关注投资回报率和现金流管理。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钱要花在刀刃上"成为共识。

更复杂的是,印度政府的"Atmanirbhar Bharat"(自力更生的印度)政策正在重塑市场格局。本土化采购倾向不仅压缩了海外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迫使国际巨头重新思考在印度的定位策略。

极力扶持本土力量

传统的通信设备市场向来是欧洲和美国企业的天下,但印度正在改写这一格局。HCL、Tejas Networks等本土设备商不再满足于做配角,它们在5G回传、GPON/10G-PON接入等细分领域已经拿下不少订单,甚至成为国营运营商BSNL的重要供应商。

Jio的自研路线更是引人注目。通过收购Radisys,Jio开发出了自己的5G堆栈,凭借成本优势和生态整合能力在行业里掀起波澜。这种垂直整合的模式让国际设备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竞争对手不再只是同行,还可能是客户本身。裁判员亲自下场做运动员了。

与此同时,Open RAN(开放无线接入网)架构的兴起也在改变游戏规则。这种开放式架构允许运营商混合使用不同厂商的设备,打破了传统的"一家独大"模式。虽然Airtel等运营商在试点Open RAN时仍然依赖诺基亚、爱立信等传统巨头,但技术门槛的降低无疑为更多玩家进入市场创造了条件。

悲剧的三星: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如果说市场竞争激烈只是挑战的一面,那么风险的升级则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威胁。三星电子近期遭遇的6.01亿美元巨额罚款,为所有在印度运营的外国企业敲响了警钟。

这起争议的核心是对"远程射频头"组件的分类问题。印度海关当局指控三星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通过错误分类的方式规避了10%至20%的进口关税。446亿印度卢比的未缴税款加上100%的罚金。

基本上,三星把一年的利润都拿来交罚款了。

三星并非个案,“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绝非调侃。大众汽车面临14亿美元的税款追缴,起亚汽车的印度子公司也因类似问题被征收约2.57亿美元的税款。还有很多的案例,基本上很多巨头都被收割。

印度这个市场吧,放弃感觉14亿人口的市场可惜,不放弃最终又被收割。据相关数据,今年外资投资印度的金额大幅减少。

全球通信市场需求放缓?

印度市场的投资放缓可能是短期现象,但对全球电信设备商的考验却是长期的。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市场仍然蕴含着巨大潜力,5G应用的普及、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都将为通信设备带来新的需求。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印度市场的变化反映了全球通信设备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转型。5G建设高峰期已过,运营商更加注重投资效率;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供应链格局;新技术架构催生新的竞争模式——这些趋势的交织,正在重新定义行业的游戏规则。

关键在于如何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对于国际巨头而言,简单的技术输出模式已经不够,它们需要更深入地参与本地生态建设,与本土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协作关系。同时,在技术路线选择上也要更加灵活,既要保持在核心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也要适应开放架构的发展趋势。

印度通信市场的这场"寒流",或许正是行业重新洗牌的开始。能够在变化中找到新平衡的企业,将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而那些固守传统模式的企业,可能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现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于与互联网(注明原创稿件除外),如文章或图像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