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朝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旨在抢抓低空经济发展“窗口”期,培育低空新质生产力。
《行动方案》指出,朝阳市将按照“科创牵引-场景驱动-产业赋能-基础先行-措施保障”的发展思路,构建“2+4+5+N”低空经济体系,推动朝阳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到 2027 年,朝阳市将初步构建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全市低空经济规模超过 15 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超过 5 家,生态主导型企业 1 家;建成低空经济区域创新高地,市级以上创新服务平台超过 2 个;建成 3 个通用机场和 70 个各类起降场地/起降点;低空产业应用于公共服务、消费娱乐、低空交通、生产作业的场景不断扩大,应用场景超过 18 个。
为实现上述目标,《行动方案》部署了系列重点任务。一是科创牵引,打造低空科技创新平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建立低空创新服务机构,推进区域技术市场一体化;强化低空科创人才供给,加快实施双塔区低空人才培训项目。二是场景驱动,拓宽公共服务应用场景;培育低空新型消费业态;扩大低空物流应用规模,构建“干—支—末”配送网络;探索城市空中交通业态,构建“通道+网络”的低空航线布局,满足多样化的客货运输需求。三是产业赋能,高起点引育低空制造业,推动朝阳低空飞行器产业链整合;高标准配套低空生产性服务业,深化与民航院校合作,培养低空经济人才。四是基础先行,夯实多层级低空飞行“设施网”;构建数字化低空飞行“服务网”;打通精细化低空“航路航线网”;建设智能化低空飞行“空联网”;搭建体系化“试飞验证测试网”。五是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发展,建立重大问题决策、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供给,加大资金支持,支持设立低空经济专项资金,发挥专项债和市场化融资作用,助力核心技术攻坚和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安全底线,建立监督机制,建立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形成全过程、可追溯的安全监管体系;培育航空文化,营造良好氛围,提升公众认知和安全意识。